- · 《全国流通经济》栏目设[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数据库[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收稿方[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投稿方[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征稿要[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刊物宗[05/29]
补肾通经法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导致的一种综合征。笔者用补肾通经法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报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导致的一种综合征。笔者用补肾通经法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门诊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43例,女37例;年龄17~70岁,平均40.3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1.2年;均行CT或MRI检查,发病部位L3/L44例,L4/L541例,L5/S135例。
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⑥X线摄片检查示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 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选取主穴。取俯卧位或侧卧位,腰带解松;根据治疗前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症状确定腰椎间盘突出位置,主穴位选取突出椎间盘段及以上、下阶段的夹脊穴、双侧肾俞穴;辅助穴位依据CT或MRI检查,L4/L5椎间盘突出选取环跳、阳陵泉、悬钟;L5/S1椎间盘突出选取秩边、委中、昆仑。用碘伏进行常规消毒,夹脊穴、环跳、秩边用夹持进针法迅速将0.30mm×75mm毫针垂直刺入进针点皮下,后缓慢进针,至患者突发下肢跳动、麻胀、触电样放射感,稍上提针尖; 肾俞用0.30mm×40mm毫针垂直刺入皮下,行补法;阳陵泉、悬钟、委中、昆仑用0.30mm×40mm毫针针刺平补平泻法。针刺后肾俞穴用艾柱温针灸,以患者热感明显但能耐受为度,注意不要烫伤皮肤。每次艾柱燃尽约30min。其余穴位接电针仪,以耐受为度。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临床治愈:腰腿疼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正常工作。好转:腰腿疼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
4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55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5%。
5 典型病例
韦某,男,36岁,2018年3月14日初诊。主诉腰痛1年,加重伴左下肢放射痛、麻木10天。1年前劳累后出现腰部疼痛,自服药物(具体不详)症状缓解,此后腰部经常发作疼痛。10天前搬重物后感腰部不适,伴有疼痛,左下肢疼痛、麻木。在外院治疗几天未见好转。查体示腰椎生理曲度稍改变,腰部活动受限,L4/L5椎旁左侧有压痛、叩痛,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5°阳性,加强试验阳性。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腰椎MRI提示L4/L5椎间盘向左方突出,压迫左侧神经根。诊断为L4/L5椎间盘突出症。证属气滞血瘀型。治疗以补肾通经法为主。L4/L5椎旁夹脊穴、肾俞、环跳、阳陵泉、绝骨。夹脊穴和环跳穴要求针感闪电样传到下肢,甚至脚趾。肾俞用艾柱温针灸,余穴用电针,留针 30min,每日1次。治疗15次后左下肢疼痛、麻木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6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痛”范畴。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多因肾气亏虚、风寒湿邪侵袭或腰部闪扭挫伤等导致经络闭阻不通而发病。治疗应以补肾通经,活血化瘀为原则。肾俞穴补肾强腰,配合艾灸可达到温肾助阳、活血通络的作用。环跳穴为足少阳之胆经的经穴,足少阳、足太阳二脉之会,有祛寒湿通经络的作用。委中、阳陵泉、昆仑穴以通为主,电针可以疏通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瘀滞,使瘀血消散,通而不痛。绝骨穴有补肾填精益髓的作用。针刺夹脊穴时直接深入到腰椎间盘被压迫的神经根,通过电针持续刺激可以改善病变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炎性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从而减轻腰痛。现代研究表明,艾灸产生的温热效应有助于减轻肌肉痉挛,同时提高痛阈[3]。
补肾通经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充分发挥经络、穴位、针刺、艾灸的协同作用,注重激发经气,调节脏腑气血,疗效较好。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14.
文章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网址: http://www.qgltjj.cn/qikandaodu/2021/0112/712.html
上一篇:新媒体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王闿运“通经”与“治事”观及其关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