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我国流通业可持续创新发展机制研究 ——基于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流通经济发展不均衡,“量” 大于 “质” 的情况十分突出,高质量发展目标难以完成。从宏观角度来看,由于国际保守势力抬头,西方发达国家逐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流通经济发展不均衡,“量” 大于 “质” 的情况十分突出,高质量发展目标难以完成。从宏观角度来看,由于国际保守势力抬头,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开始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国际流通发展受阻,进出口增速放缓。李怀政(2018)研究发现,由于我国流通业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逐渐触顶,外部投资水平逐渐下滑;在进出口和投资的经济拉动作用逐步下降的同时,消费内需潜力发掘不足。在微观角度来看,流通服务的供应不足、质量不足问题,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高效率运行。王楠(2018)指出,我国流通领域存在大量道德风险、恶意欺诈和市场紊乱问题,导致市场资源配置无效,经济发展缺乏效益。从理论上来看,流通经济的问题不仅是经济理论的问题,更是管理体制上的问题,进而导致制度性阻滞下的经济低效化。宏微观的各种问题也推动我国进行流通领域的制度性改革,实施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流通经济管理机制创新的核心方案(董志学、刘慧,2018)。

联合国于2015 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这是继2000 年的千年发展目标(MDGs)后联合国对2015-2030 年全球经济发展的规划总纲。SDGs 规划中明确指出了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SDGs 第12 条中明确要求确保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促进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显然,我国过高的流通成本和质量偏低的流通服务导致社会各界对流通经济存有期待,而流通业在经济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也促使产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那么,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引下,我国流通经济发展究竟有哪些具体目标?实现流通经济可持续发展又会遇到哪些困难?针对流通经济管理机制改革又可以提出哪些对策?这将是本文力图说明的核心问题。

我国流通经济的发展历程

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流通经济则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商品流通过程伴随着连续不断的商品交换和流通经济循环,货币媒介在这一过程中历经了复杂的交换(王海船、张坚,2019)。马克思曾提出“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

我国流通经济在40 余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仅从数据角度来看,流通业不仅走向了快速现代化水平道路,也实现了产业管理人才的快速累积。然而,依绍华(2017)认为,中国流通经济发展 “量” 先于 “质”,偏重于人力资源集聚和流通发展速度,忽视了对产业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管理,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资源、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等本质问题上关注不足。总的来看,我国的流通经济按照时间节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 所示。

第一阶段为流通经济发展初级阶段(1949-1978 年)。在该时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长期处于 “无流通化” 过程中,尽管再生产进程始终存在,但流通业整体发展速度缓慢,且在1960 年左右还存在明显的负增长现象,我国流通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仅为0.37%,中国流通业整体效率极为低下。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流通经济是依附于其他工业生产的二级部门,流通业主导力量极弱,政府主导下的流通行为并不普遍,且集中于我国东北重工业基地,流通经济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王雨飞等,2018)。

第二个阶段为流通经济发展中级阶段(1979-201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逐渐走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阶段,但在改革开放前期,市场动力依然缺失,流通业的重要性并未被正确认知,流通经济增速类似于初级阶段。随着我国社会流动速度加快,城乡经济的壁垒逐渐被打破,区域内流通甚至跨区域流通迅速成为主流,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向南方沿海地区,实现东北至沿海、沿海至内陆的流通通道变得尤为关键,因此我国流通业在2000 年后开始了跨越式的发展,中小流通企业大量出现,成为主导我国流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但在21 世纪前夕,虽然我国流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重“量”不重“质” 的情况十分普遍,流通业的空间结构上也并不完善,呈现出东部密集、西部落后、中部坍塌的空间布局,流通业的空间布局问题导致流通效率无法匹配流通经济总量,流通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全国流通环节。沈剑飞(2018)认为,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流通业发展方向,也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特征,并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

第三个阶段为流通经济发展高级阶段(2011 年至今)。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拉开序幕,这也带动了流通领域的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流通业增速上突破至3.12%,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流通企业总资产迫近60 万亿,成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而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推动流通经济深入发展的重要抓手,流通经济逐渐实现与市场经济的全面接轨,流通产业集群均匀分布在我国重点产业区,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下游、成渝、东北等多个流通片区。流通产业规模效应初步显现,拉动了流通经济的持续增长。但不应忽视的是,流通经济的辐射效应和梯度带动效应仍然较弱,对于周边产业的促进作用尚未发挥出来,流通空间布局虽然大有改善,但仍不足以覆盖我国全部地区,中西部大量城市的流通需求得不到满足,现有流通产业结构无法匹配当地生产环境。流通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集聚,而人力资源的大量集中又会导致 “拥挤成本”,甚至突破土地承载能力上限。部分中小流通业的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极大浪费,这些都与可持续流通经济发展目标背道而驰,降低了我国流通经济的整体质量。

文章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网址: http://www.qgltjj.cn/qikandaodu/2021/0118/720.html



上一篇: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物流需求预测及实证分
下一篇:知古鉴今 推动我国流通法制建设:《中国古代流

全国流通经济投稿 | 全国流通经济编辑部| 全国流通经济版面费 | 全国流通经济论文发表 | 全国流通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全国流通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