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国流通经济》栏目设[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数据库[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收稿方[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投稿方[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征稿要[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刊物宗[05/29]
明确了!9月1日起施行,有车的快看!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长久以来,报废车卖不上好价格,已经成为不少车主的固有印象,而这也使得一些汽车被人抛在路边,成了无人问津的僵尸车。对于报废车辆的回收,主要就是将其拆解压扁后作为废钢
长久以来,报废车卖不上好价格,已经成为不少车主的固有印象,而这也使得一些汽车被人抛在路边,成了无人问津的僵尸车。对于报废车辆的回收,主要就是将其拆解压扁后作为废钢进行销售。
近期,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的《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将于9月1日起施行。细则从资质认定和管理、监督管理、退出机制、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细则的施行,将加速我国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迈入市场化发展进程,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车主处理报废汽车也将更加便利。
商务部发布《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对回收拆解企业资质、监管到环保审核等都进行了规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再制造企业,可以向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收购报废汽车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进行再制造。出厂时进行与原型新品同样的检验检测后,重新回到维修厂进行使用。
对于车主而言,这一规定可以有效提高报废车辆的价值。不过,虽然报废汽车发动机等部件的再制造可以达到循环经济的目的。但也有企业表示,再制造很难形成足够的规模,赢利点较小。
业内人士认为,五大总成再制造将打破目前国内回收企业仅靠废金属销售盈利的现状。此外,《细则》中关于监管的强化及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落实也有助于报废车辆回归正规渠道。随着我国报废汽车数量逐步的增长,汽车拆解市场未来规模有望突破每年1100亿元。
机动车报废价格将更加合理
据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报废车分会秘书长张莹介绍,截至2020年上半年,国内报废汽车的价格普遍在每辆400至600元之间,部分地区调整定价模式后升至千元左右。报废机动车的价格高低主要受车型、车况、排放标准以及零部件金属含量、重量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业内有人戏称机动车报废是“论斤卖”。
长期以来,“报废车卖不上价”已成为不少车主的固有印象,成为车主报废机动车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报废车回收拆解企业“吃不饱”“收车难”现象也较为普遍。
即将施行的细则,对于报废机动车的回收利用作出进一步的细化和说明。其中,“五大总成”松绑,将会成为影响机动车回收定价的关键因素。“五大总成”是指机动车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总体架构。与以往的回收“论斤卖”相比,细则确认允许将具有循环利用价值的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出售给具有再制造能力的企业,经再制造后予以再利用,因此报废车回收价格有望提升。
一般情况下,机动车在维修过程中,往往会优先使用新的原厂零件。现在,消费者根据机动车具体使用情况,可以选择机动车回用件及再制造零部件进行维修。如此一来,对于车龄偏高的车主来说,维护成本将会明显降低。
“以变速箱为例,新变速箱和再制造变速箱在实际使用上差别并不会很大,因为再制造零部件按国家标准,不低于新件的性能,但价格会比新品低40%至50%。”一位汽车业内人士说。
同时,国家取消了对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的数量限制,随着新规落地实施,报废回收企业和网点将会根据市场需求及汽车保有量逐步增多,以往报废车辆要长途跋涉几十公里等问题将得到一定改善,车主处理报废汽车将会更加便利。
在政策推动下,企业服务和“五大总成”再制造价值的提升,有望实现“一车一价”的精准回收新模式,机动车报废价格将更加合理。
规范行业健康发展行车上路更安全
部分车主因报废补贴少、需处理违章等原因,长期拖着不进行报废,有的直接将车辆丢在一边不管。
“这种现象大多与车主对报废车‘残值’理解和对回收再利用的认知不充分有关。”张莹表示,不少车主对机动车报废后的“价值”抱有幻想,市场上由此产生了不合法回收现象。
“非法报废机动车,害处多多。”张莹说,利益驱动下,报废车的“五大总成”在非法拆解环节有可能重新流回市场,如果非法拼装重新上路,无疑将成为行车安全的重大隐患,同时也会给车主带来违法风险。
业内专家表示,报废车辆非法拆解过程中,废油废液一旦在违规拆解中渗入地下,这片土壤将无法复耕;蓄电池、安全气囊、新能源动力电池等的不合理处置都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文章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网址: http://www.qgltjj.cn/zonghexinwen/2020/0827/545.html
全国流通经济投稿 | 全国流通经济编辑部| 全国流通经济版面费 | 全国流通经济论文发表 | 全国流通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全国流通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