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国流通经济》栏目设[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数据库[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收稿方[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投稿方[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征稿要[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刊物宗[05/29]
棉花发展极简史,朱元璋功不可没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中国古代是农业大国,中国很早就开始种植五谷(麻、黍、稷、麦、菽),不管是奴隶社会时期还是封建社会时期,都离不开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依赖农业的发展,有粮食才能养活
中国古代是农业大国,中国很早就开始种植五谷(麻、黍、稷、麦、菽),不管是奴隶社会时期还是封建社会时期,都离不开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依赖农业的发展,有粮食才能养活更多的人,有经济作物才能制造更多的衣物,供人民穿戴。提到了人民的穿戴,棉布自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材质,那么棉花什么时候开始在我国种植的呢?棉纺织技术如何走上成熟的?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聊聊棉花的发展史。
棉花引入中国据记载,公元前5000年左右棉花出现在印度河流域文明中。我国在2000多年前,在广西、云南、新疆等地区已采用棉纤维作纺织原料,但是当时的纺织技术很落后,根本没办法满足人民大规模的需求。在南北朝时期,棉花才从南洋诸国正式输入中原地区,当时也是由于纺织技术的问题,人民一直将棉花作为观赏植物,并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
到了唐朝,唐朝军队灭了西北的高昌,高昌(今新疆吐鲁番)是产棉之地,也就把先进的棉花生产技术传入了中原地区。到了宋、元时期,中原地区已有若干地区种植棉花,但是全国规模内的普遍种植和纺织技术的提高,则是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
棉花在宋、元时期虽然不是珍贵的物品,但是棉布却是重要物品,只有当时的贵族、大臣、皇亲国戚才有这样的资本穿着棉布衣服,平民穿的只能麻布衣服。
在宋朝之时,琼州(今海南)已经是当时的一个手工纺织业中心,当地妇女用棉花织为衣物,是黎族的主要副业生产,这是在海南,还没有传入到中原。 黄道婆:了不起的女人黄道婆其实挺可怜的,从小旅居他乡,吃过不少苦,但是黄道婆却在琼州学会了先进纺织技术和制造纺织工具。公元1295年或者1296年,历史记载没有记载清楚是哪一年黄道婆回到故乡。回到故乡的她,可能受到了四邻的欢迎,当然邻居看见她穿的棉布衣服也很羡慕,要知道当时只有贵族才能穿的起这样的衣服。在琼州穿这样的衣服是很平常,但是中原地区就不一样了。热情的黄道婆知道了邻居们的想法,就把先进的纺织工具和技术交给家乡的人们,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时乌泥泾制造的棉纺织品畅销开来,名扬四海,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因此大大提高。
历史记住了黄道婆的贡献,把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引入中原地区,使得棉纺织成为了可以造福百姓的副业。她虽然没有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没有在朝廷上呼风唤雨,但是她以她勤劳的双手,教会无数妇女新的技能,增加了她们的收入,这已经足够让后人记住她了。先进棉纺织技术以及工具有了,棉花的种植限制了纺织业的发展,人民都吃不饱饭,哪还有闲置的土地种植棉花呢?
朱元璋不仅是一个优秀的皇帝,也是一个优秀的农民元末明初,经过20多年的长期战争,中原地区已经满目疮痍,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摆在朱元璋面前的是增加人口、恢复生产,他先后出台多项措施,减免租税、开垦荒田、兴修水利等等来增加人口、恢复生产,他还下令每年考核农桑作为官员的年终考核,不合格者会被降罚。
朱元璋还特别重视经济作物的种植,出台法令规定农民必须拿出一部分土地种植经济作物,朱元璋就把种植棉花推广成为全国性的事情,这样以来种植棉花的面积就大大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增加,也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全国流通的商品,所以说朱元璋对于棉花的发展功不可没。朱元璋如果没有早期的农民经验,也不会这样重视经济作物的种植,他不愧是一位有远见的农民。
到了明朝中叶以后,人不论贵贱,地不分南北,都穿棉布做的衣服御寒,北方的河南、河北气候适宜种植棉花,成为原料供给中心,然而长江三角洲一代棉纺织技术较高,成为了纺织业的中心。棉花由北向南,棉布由南向北,这样市场不断扩大,逐步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说来也搞笑,朱元璋时期严厉打击商人的活动,但是随着他推广棉花的种植,却歪打正着的让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了。当然这个时候的资本主义还很脆弱,无力与封建王朝对抗,资本主义错过了这个时刻,一直到清朝灭亡都没能够独立的领导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
现如今棉花已经成为最普遍的经济作物,棉布生产也已经不知道被改良了多少次,但是人民对于棉的热爱始终不减。棉花的发展,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从萌芽到最终群众认识再到运用到生活中去,虽然几百个文字能够表达出它的发展过程,但是经历的时间是无法逆补的。不单纯的棉花发展,任何事物发展都是这样的规律,逐步被人们发现其用途,不断改进、改良,最终用于生产或者生活。
文章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网址: http://www.qgltjj.cn/zonghexinwen/2020/0901/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