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沈体雁:以战略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再造富美新东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8月18日,由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辽宁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宏网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东北与东北亚经济趋势论坛\"在辽宁大学召开。辽宁大学百余

8月18日,由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辽宁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宏网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东北与东北亚经济趋势论坛\"在辽宁大学召开。辽宁大学百余名教师与来自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高校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沈体雁出席论坛并主题发言。

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 沈体雁

以下是沈体雁发言:

尊敬的王主任、潘校长、杨校长、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荣幸代表北大-中财辽宁十四五规划课题组,参加东北振兴与发展改革研究院和东北振兴经济运行智库揭牌活动,并对首届中国东北和东北亚趋势论坛的成功举行表示衷心祝贺。感谢辽宁大学提供优美的环境和宽松的平台,让各位同行交流探讨辽宁十四五规划以及东北振兴大计。

东北地区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黄金宝地,地大物博,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也是共和国的工业摇篮,中国近现代工业发源地、肇始地和根据地。

如果回顾一下鸦片战争以来180年的中国近现代工业史、经济史和城镇史,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东北地区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之中一直都处在领先或者相对领先的地位。无论\"闯关东时代\",还是殖民地时代,无论是我国近现代工业肇兴时代,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奠基的\"铁人时代\",即计划经济时代,东北地区都是遥遥领先于中国四大板块的其他三个板块。东北地区真正落后、迷失和相对衰败的时期,恰恰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大推动、高速度、翻天覆地大发展的40年。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个特征,从外部动力来讲,这40年正是以所谓\"外循环\"为主来驱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分工,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第二个特征,从内在动力来讲,通过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释放\"人口红利\",推动城镇发展,爆发经济潜能,创造物质财富。因此,我喜欢把这40年叫做\"农民革命\"时代,就是在改革开发政策指引下,社会财富主要靠农民阶层来创造,或者通过农民阶层的转移和转变来发动。依靠世界上规模最大、韧性最强、质优价廉的农民劳动力大军,并抓住全球经济大循环的有利时机,把比较优势资本化,转变成为现实的物质财富和经济实力,这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创举,也是4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密码\"。

然而,正是\"外循环+农民革命\"的40年,我们中国东北地区落后了、相对落后了。很重要的原因,一方面就是我们东北地区进入\"外循环\"的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我们东北地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由于东北亚特殊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加之中国东北地区远离中国经济重心,东北地区进入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全球大市场的总交易成本是很高的,对全球市场的可及性是比较差的,我们通过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获取全球比较优势是比较难的。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们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产业链分工和产业结构重组的进程。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东北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一直是很高的,加上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对农民劳动大军天然的不那么\"友好\",所以,东北既缺乏本地的农民劳动力“池”,也缺乏吸纳外来农民劳动力的能力。我认为,对\"外循环\"的不可及性和对农民的非包容性,从而造成东北地区优势与国家竞争优势的\"错配\",是过去40年各种\"东北现象\"的根源。

过去40年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的\"农民革命\"时代;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发展而形成的大规模城镇化时代。第一个阶段,由于缺乏农民,我们既不能获取所谓\"工农剪刀差\",推动持续工业化和资本积累,也没有办法在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的堡垒之外培育新兴的乡镇企业。与中国其他地方不一样,东北地区很多统计意义上的农民,其实是国有农场或林场农业工人,很难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发展最活跃、最直接、最稀缺的\"新\"生产要素。所以,东北很难像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一样走一条依靠乡镇企业发展区域经济的道路。第二个阶段,同样由于缺乏足够规模的农民,东北房地产市场没人\"埋单\",依靠房地产和土地财政走城镇化道路也很难行得通。2008年以来,遍地开花式的新城规划建设,造成巨大经济泡沫和巨量不良资产,从而把东北经济微薄的一点\"积蓄\"或者一点\"血\"都抽干了,各地政府债台高筑,导致部分企业经营不良,进而引起企业或产业链式崩塌,波及地区产业生态、金融生态、信用生态甚至政治生态溃败。可见,在农民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初始动能和阶层基础的40年,\"农民饥饿症\"是\"东北病\"的根源。

文章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网址: http://www.qgltjj.cn/zonghexinwen/2020/0904/563.html



上一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扣三大要点:完善供给体
下一篇:2020年8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

全国流通经济投稿 | 全国流通经济编辑部| 全国流通经济版面费 | 全国流通经济论文发表 | 全国流通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全国流通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