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璀璨丝路文明里,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本 | ZMH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末傍晚 人生第一次长途旅行始于2017年的国庆。 那一年,我们从华南出发,穿越万里,踏上浩瀚的西北,走过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到敦煌。 西北气候

文本 | ZMH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末傍晚
人生第一次长途旅行始于2017年的国庆。
那一年,我们从华南出发,穿越万里,踏上浩瀚的西北,走过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到敦煌。
西北气候干旱,恰逢十月金秋。无处不在的阳光和好天气,让人沉醉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古老的城墙、精美的壁画、广阔的沙漠、传奇的神话传说,无不静静地诉说着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
敦煌实在是太耀眼了,耀眼到无论是在历史长河中还是在当今时代,人们都无法忽视它的存在,也无法抗拒它的魅力。但在这耀眼的光芒之下,却透不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敦煌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精美的画作。但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大部分画作都是仿制品,真正的原作收藏在更远的大英博物馆或大英图书馆。
显然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显然有很多文物的“家”因为种种原因只能展出仿制品。作为后代,我们很难看到这些珍贵文物的真实面貌。
这其中的悲伤、无奈和遗憾,或许只有踏上敦煌这片炙热的土地,隔着玻璃看仿制品的时候,才会有如此深切的感受。
但最近,当我读到英国作家魏宏的《丝绸之路文明史十大古物》时,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1.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魏宏,国际知名敦煌学者,曾任大英图书馆国际敦煌项目负责人,现为东英吉利大学教授。三十年来,魏宏一直致力于丝绸之路的历史、艺术、宗教、物质和文化的研究。再加上国际敦煌工程负责人的身份,他可以获得比其他学者更多的原始资料。和第一手文档。
此前,魏红着有《丝绸之路:唐代的十二种生活》、《丝路上的斯坦因》等作品。洪在丝绸之路上研究文物和景观数十年后的另一项成就。
《亚洲研究》评价本书为“书写材料史的极好范例”。
在书中,魏宏选取了十件古物,流畅地叙述了这些古物的前世今生的起起落落,不仅展示了古物的工艺、造型和主题。古物和装饰图案,并通过这些古物,诉说着人与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展现了横跨欧亚非各民族、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全书还收录了8幅高清彩图和43幅精美图片,生动还原了古代丝绸之路的风采,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丝绸之路的历史。
2.书中提到了哪些古物及其前世今生?
书中魏宏挑选的十件古物分别是草原耳环、希腊式玻璃碗、贵霜币窖、阿姆鲁克达拉宝塔、巴赫特日亚壶、于阗木板画,蓝色《古兰经》、拜占庭猎人丝绸、中国历法、无名奴隶。
这里,我们以农历为例,跟随魏宏的视角,来看看这件古器“生命”的兴衰。
根据学者的研究,制作了这个中国历法在公元876年末,年份是877。由于日历日期通常只能使用一年,所以在生产时只被视为短命产品。
这个日历日期是通过雕刻印刷印在纸上的。但由于缺乏更多关于日历日期印刷地的证据,学者们只能猜测它在西南地区。
至于西南地区印制的日历日期是如何传到敦煌的,这一时期的历史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古老的历法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是因为它在被发现时就已经存在:
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物体,而是两个不完整的部分,粘在另一张纸上。这些文件的另一面有文字,包括合同的结束。
也就是说,这个日历日期是业主翟峰达收藏的,作为参考书。
翟峰达死后,他的藏品,包括这件藏品,于历日被敦煌僧人置于莫高窟佛经洞内,与佛经洞一同封存至1900年。被发现。
1900年,王元禄发现了藏经洞,并将藏经洞中的许多珍贵文物卖给了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斯坦因将这些文物一路运回英国。从此,这本古老的中国历法一直留在大英博物馆直到现在。
历史上,物质和文化有无数,远不能在书中总结所有这些古物。魏宏选择了这些古代遗物作为丝绸之路文明史的代表。他必须有自己的考虑和特殊性。
难得的是,他不仅讲古物,而且在讲古物的过程中穿插了很多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和故事,还详细介绍了很多相关的制作工艺和技巧。对我们了解丝绸之路文化是一个很好的知识补充。

文章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网址: http://www.qgltjj.cn/zonghexinwen/2021/0816/916.html



上一篇:杭州女子家里长出暗黑系蘑菇:比黄梅天还潮!
下一篇: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中):改革动力调控

全国流通经济投稿 | 全国流通经济编辑部| 全国流通经济版面费 | 全国流通经济论文发表 | 全国流通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全国流通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