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国流通经济》栏目设[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数据库[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收稿方[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投稿方[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征稿要[05/29]
- · 《全国流通经济》刊物宗[05/29]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古代中国流通的黄金都渐渐“失踪”绸缎上位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黄金的价值魅力几乎与其耀眼的光芒一样令人叹为观止。公元前 6 世纪,波斯人创造了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金币,并以大流士国王的名字命名;公元前250年,罗马人开始制造金币
黄金的价值魅力几乎与其耀眼的光芒一样令人叹为观止。公元前 6 世纪,波斯人创造了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金币,并以大流士国王的名字命名;公元前250年,罗马人开始制造金币,随着帝国的征服,金币在整个帝国内流通。欧洲、北非和西亚; 13世纪中叶,法国国王圣路易斯和亨利三世几乎同时创造了代表民族尊严的主权货币“金屋”和“金便士”; 18世纪末,美国和法国建立了金银双标制度; 1816 1988年英国颁布《金本位法》,每磅金币含有123.27克纯金(1克=64.8毫克),即每“金磅”含黄金近8克; 1873年,美国实行事实上的金本位制,每“金元”含有1.67克黄金。
但在中国,黄金从来没有真正成为货币,也没有达到货币本位的地位。一般来说,贵金属具有三大功能,会计方法、交易媒介和价值储备。在漫长的五千年民族历史中,黄金只起到了最后的作用,不禁让后人大吃一惊。特别是19世纪中后期,中国经济走上了全球化的轨道。虽然有些迫不得已,在国际金融界陆续实施金本位的同时,中国依然坚持铜本位和银铜双本位。两种货币体系并行的怪异模式,仍在向白银本位演变。 中国详细、可信、连续的历史记载始于西汉。此时翻看历史记载,我们会惊讶于两件事。一是西汉时期用黄金作为支付手段和交易手段,价值明确;第二,东汉时期,官书记载的黄金流通量大大减少。一种支付方式从此永远退出了交易市场。
怎么了?有金融史专家推测,东汉时期佛教逐渐兴盛,大量黄金被用于装饰佛像或抄写经文。也有人说,此时海外贸易的繁荣,导致大量黄金流出西方。当然,这是可能的。但最直接的原因是“丝绸”,即丝绸和缎子,已经稳步成为大额支付手段。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名著《卖炭翁》最后写道:“半红丝一丈丝,装满牛头炭。”曾经有人以为烧炭老头又饿又冷,就把这些丝绸给了他。既不能御寒又不能解饥的丝缎有什么用?事实上,据《汉书》到《卫书》乃至《唐六典》的记载,从汉代到唐代的一千年,丝绸和缎子都是货币,不是纯商品。所谓“金银属宝,钱丝属货”,此时金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值,即“宝”,而铜钱最重要的功能丝绸是货币价值流通,即“货”。 ”。
丝绸和缎子几乎比黄金和白银具有优越的货币属性。例如,它很容易识别质量,它的恶作剧很容易从流通区域中消除。一般而言,无论是汉代还是南北朝,丝绸都是两尺二宽,四十尺长,相当于两千枚中国(二唐)铜币。因此,千元以上的大额交易,以丝绸、缎子为货币,简单方便,携带方便。 与贵金属不同,丝绸和缎子不耐储存。因为贵金属货币不会变质或磨损,会被私人储蓄沉淀,不再进入流通领域。而且,越是质量上乘、准确的金银,越容易被民间收藏,市场上交易的货币也越来越低劣,进而造成一些经济问题。丝绸和缎子中含有蛋白质,存放时间长了会变脆变黄,迫使人们尽可能多地使用它进行流通。
因此,盛行于西汉的黄金并没有“错过”,而是逐渐落户百姓的笼子和城墙之中,不再在市场上流通。 当然,在汉唐的几千年间,在一些地区,黄金和白银仍然作为货币流行。比如汉末,“河西郡县,或用西域金银钱”,即拜占庭金币和波斯银币。从南朝到晚唐,整个岭南地区,现在的两广和越南北部,都在流通白银。上述例外是因为西域和岭南的居民大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而金银当然是国际贸易中的硬通货,所以金、银,尤其是白银,成为当地的货币。
文章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网址: http://www.qgltjj.cn/zonghexinwen/2021/0824/924.html